青岛大学“生化环材”四院联合招聘会
尊敬的用人单位:
衷心感谢社会各用人单位多年来对我校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方便用人单位选聘优秀毕业生,进一步推动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打造供需对接就业育人和校企合作平台,向社会各领域产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现组织青岛大学“生化环材”四院联合招聘会(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保证校园招聘活动安全、高效、有序、稳定开展,现将具体服务安排及相关事项函告如下:
一、学院简介
01 生命科学学院
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肇始于2000年,于2016年独立建院。设有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技术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本专业设有“巴斯德生物技术创新实验班”,实行综合评价招生,小班化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下设生物系、食品系、青岛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管理机构,设有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水生生物技术研究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传感研究所、天然色素研究所、功能性食品与健康应用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为引领、以条件建设为保障、以培养人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具有高度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形成了高水平、有特色的综合平台,为人才培养、科学 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生命科学学院 | 本科155人 | 生物技术(巴斯德) | 30 |
生物技术 | 75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0 | ||
硕士84人 | 植物学 | 6 | |
微生物学 | 25 | ||
水生生物学 | 5 | ||
食品工程 | 12 |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36 |
02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设有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学科教学(化学)两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点,2024年获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6年,化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2025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化学、化学工程入选2023年软科全球一流学科排名榜150强。学院目前拥有“山东省高校氢能关键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校功能性分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中日碳纳米材料合作研究中心”三个省级平台,以及“青岛市光电生物传感及其临床诊疗应用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市绿氢能源材料和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市表界面分析测量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青岛海洋溴素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个市级平台。近五年,学院发表高水平SCI科研论文100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余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0余项,各类项目经费9000余万元;荣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项等。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联系,与国内外数十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化学化工学院 | 本科231人 | 应用化学 | 111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77 | ||
化学 | 43 | ||
硕士140人 | 化学 | 43 |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9 | ||
化学工程 | 63 | ||
学科教学(化学) | 5 |
03 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青岛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起源于1986年成立的青岛大学环境科学系,2015年单独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8月,原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并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青岛大学博士点培育工程重点学科,2019年以来连续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2021年以来连续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021年起环境与生态学学科连续进入ESI全球前1%,2024年9月为4.13‰。近年来,学院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形成了水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土壤修复与安全利用、海岸带地球化学循环与资源利用、新污染物环境过程与控制、环境功能材料工程、大气监测与污染控制和玄武岩生态应用等研究方向。
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 本科154人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114 |
地理科学(公费师范生) | 40 | ||
硕士90人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28 | |
资源与环境 | 54 | ||
学科教学(地理) | 8 |
0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 “山东省一流学科”和“山东省高水平学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核心专业和所属专业”。两个本科专业均为“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核心专业和所属专业”。学院设有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111”计划高分子杂化材料创新引智基地、国家杂化材料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高分子杂化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山东省低维材料与聚合物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物基纤维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可再生膜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学院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领军人物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教授24人,副教授46人,博士97人。科研成果卓越,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8项,省部级项目91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和市级科技奖励和荣誉多项。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去向好。本科生考研率连年攀升达66.07%,相当比例的硕士研究生考取包括中科院、清华、复旦等著名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每年有学生申请到哥伦比亚、卡耐基、圣路易斯华盛顿等世界一流大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毕业生主要到知名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从事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校友中有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当选国家杰青,政界精英和企业高管遍布祖国各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本科226人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150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76 | ||
硕士173人 | 材料工程 | 107 | |
材料学 | 52 |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7 | ||
材料加工工程 | 7 | ||
博士12人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2 |
二、校园招聘会
1、活动安排
时间:2025年4月24日14:00-17:30
地点:青岛大学(浮山校区)西院博文楼前
2、报名方式
(1)电脑报名链接:https://www.jiuyejie.cn/zhaopinhui_info.php?meetingID=7309628310751809536
本次招聘会使用就业街招聘会平台,就业街注册用户可直接登录。
(2)报名时间:即日起开始报名,截止报名时间为4月21日16:00。会务组将于报名结束后进行集中审核,审核结果将通过微信和邮件进行反馈。
(3)摊位分配:会务组将于4月22日16点集中分配展位,并通过邮件和微信推送至用人单位。
3、参会须知
(1)每家用人单位限定参会代表2人;
(2)因受招聘会场地限制,每家用人单位限1个展位,会务组将为每个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摊位1个。不提供宣传海报,用人单位须自带易拉宝、宣传手册等材料,宣传物料以不影响其他单位招聘为宜,建议尺寸不超过80cm*200cm;
(3)招聘会不收取会费,不提供用餐安排,不安排接送站,参会代表请自行安排住宿;
(4)参会车辆入校按学校相关规定停放;
(5)本场招聘会只面向本校在校生。
4、会务联系
(1)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人:朴博文
电话:0532-85953529
(2)化学化工学院
联系人:史氾平
电话:0532-85953152
(3)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联系人:荣兴
电话:0532-85953596
(4)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林国红
电话:0532-85953396
18765950728(微信同号)